欢迎访问,离婚律师网!

24小时咨询热线:

139-8219-5329 139-8061-6860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离婚律师网>离婚财产分割 > 财产公证 > 正文

再婚夫妻必读:四招保障各自财产,让婚姻更安心!

来源:离婚律师网   作者:未知  时间:2025-09-04   点击数:0

明晰界限,让爱更纯粹

再婚家庭常因财产问题产生纠纷,合理的财产规划不仅能保障各自权益,更能为婚姻关系奠定稳定基础。无论是新婚还是再婚多年的夫妻,都应当了解如何合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。

一、签订书面财产协议

书面协议是保障再婚夫妻财产权益的基础方式。协议应当详细列出双方各自的婚前财产,包括房产、车辆、存款、投资等,并明确这些财产的归属。

对于婚后财产,可以约定共同共有、分别所有或部分共同部分分别的制度。协议内容必须具体明确,避免模糊表述,同时需确保双方自愿平等签署,不违反法律法规。

二、公证增强法律效力

经过公证的协议,在日后发生纠纷时,其证明力更高,法院通常会直接采信其为真实、自愿签署的证据,因此强烈建议办理公证。

对于房产等重大资产,除了通过协议约定归属外,还可以考虑设立 《民法典》中新增的‘居住权’ 。请注意,居住权不能通过公证遗嘱方式设立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366条至371条,居住权必须通过书面的居住权合同或遗嘱设立,并且必须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登记后方才正式成立。未经登记,不产生法律效力。这是一个保障配偶居住权益的有效工具,但必须遵循法定的设立程序。

三、明确债务承担责任

再婚夫妻需在协议中明确债务承担方式,约定哪些债务由个人承担,哪些由夫妻共同承担。

一方的婚前债务应由本人承担,但需注意避免通过约定逃避债务、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,否则该部分约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。

四、定期审查与更新协议

财产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。随着时间推移和家庭情况变化,如经济状况改变、家庭成员增减等,双方应及时对协议进行审查和更新。

协议修改需经双方协商一致,并以书面形式记录,由双方签字确认。重大变更建议咨询专业人士,确保合法合规。

再婚夫妻财产规划不是对感情的质疑,而是对彼此负责任的表现。通过合情合理的安排,让物质成为婚姻的稳固基石而非矛盾源头,才能使夫妻关系更加和谐长久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