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是人类社会神圣的契约,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制度的核心原则。然而,现实中仍有人违背这一原则,触犯重婚罪。那么,什么是重婚罪?法律如何认定?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?
什么是重婚罪?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,重婚罪是指以下两种行为:有配偶而重婚的,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。这不仅包括法律上的重复登记结婚,也包括虽未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。
重婚罪的认定标准🔻
构成重婚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:
◼ 客体要件:侵犯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。
◼ 客观要件:行为人必须有重婚的行为。这包括:
▪ 法律婚+法律婚:与配偶登记结婚后,又与他人登记结婚。
▪ 法律婚+事实婚:与配偶登记结婚后,与他人虽未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。仅仅有婚外情甚至生育子女,并不足以构成重婚罪,必须是有证据证明对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,使亲友、邻居能合理相信其系夫妻。
◼ 主体要件: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,包括“有配偶的人”(重婚者)和“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的人”(相婚者)。
◼ 主观要件:表现为直接故意,即明知自己或他人有配偶而故意为之。
重婚罪的法律后果🔻
触犯重婚罪,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。
如果重婚行为指向的是现役军人的配偶,明知对方是现役军人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,则可能构成破坏军婚罪,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——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
除了刑事责任,重婚行为还会导致民事方面的后果:
▪ 在
离婚诉讼中,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主张离婚损害赔偿。
▪ 如果配偶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重婚第三者,无过错方可以主张赠与行为无效,要求返还财产。
▪ 重婚是《民法典》明令禁止的行为,也是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因素。
如何证明重婚罪?🔻
实践中,证明重婚罪需要收集多项证据,例如:
▪ 婚姻关系证明:如结婚证。
▪ 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证据:如租房合同、购房合同、邻居证言、照片视频、社交平台公开信息等。
▪ 主观明知的证据:如聊天记录、信件等。
▪ 其他证据:如子女出生证明、所在学校的父母信息登记表等。
牢记婚姻底线,恪守法律规范
法律支持婚姻自由,但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,不应逾越法律底线,不应违背公序良俗。重婚行为不仅严重破坏家庭和谐,损害配偶权益,更触碰法律红线,最终害人害己,罪责难逃。
愿每个人都能敬畏婚姻,恪守忠诚,共同维护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秩序。